19世纪末,资本主义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班级授课制已不完全适应这种要求,暴露出固有的那些弊端。于是,一场以改革班级授课制为焦点的新的教学改革出现了,这就是“新教育”运动。

1885年,英国人雷迪创办了阿博茨霍尔姆学校,拉开了欧洲“新教育”运动的序幕。这所学校不只对学生进行书本知识的教学,而是实行全面教育。学生每天从事三类活动:学术活动,体育锻炼和实际的户外活动以及娱乐和艺术活动,学校工作以合作、和谐、领导为基本原则。这种新鲜的改革经验,引起了其它国家教育家的兴趣,各国相继开办了一些新教育学校。利茨在德国创办乡村教育之家,教师和儿童一起生活。儿童分小组进行学术、体育、艺术活动和手工劳作,教学强调用直观和实物教学的方法。德穆林创办了法国的罗歇斯学校,把学生组织成一些“小家庭”,颇似利茨的乡村教育之家。德可乐利在比利时建起了“隐修学校”,强调在生活中进行为生活预备的教育,学生以活动为主,教学以学生兴超为基础。在美国,帕克领导的昆西学校实验,放弃了固定的课程,用教师自己设计的材料、杂志和报纸作为学习的材料;强调儿童的活动和对周围事物的观察。约翰逊于1907年创办的费尔霍普学校,注重儿童的自发性、主动性和兴趣,采用各种活动来代替教学。权威进行了芝加哥实验学校的教学改革探索。这一些新的教育改革,在美国进而引起“进步教育”运动的全面兴起。在进步教育中,斑纹授课制成为众矢之的,为此,教育家从各个侧面进行了各种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