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中,我们看到,由于某个人或某几个人的划时代贡献(学科意义上),使得学科发展表现出极高的水平或出现转折;反之则面临“危机”。今天讲教育学的存在依据,重要依据之一就是研究队伍或科学家集团。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尤其是现代科学事业,在很大程度上越来越依赖于研究主体的素质。
那么,今天我国教育学的科学共同体的状况如何呢?大致来讲,80年代前,比较强调马列主义基本理论的修养;此后,比较强调外语的掌握。前者长于基本理论问题的探究,后者长于外国教育资料的译介。相对缺乏的是对教育问题的精深学习和探索,以致不少论者感叹教育学成了“外行”的天下,成了别的学科的“殖民地”。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要从提高研究者的专业素质开始。
检索人们对教育学存在依据的认识,可以说,每一个方面都不尽如人意。教育学虽有自己的研究对象,但问题在于它是如何把握这个对象的?教育学也(应)有自己的研究方法,可问题在于哪种、哪些方法才是行之有效的?教育学也曾有自己的学术范式,问题在于什么样的信念才是合理的?教育学有自己的科学共同体,可问题在于是一支什么样的队伍?所有这些问题积累到一起,迫使我们再次寻找教育学的方法论基础,反思教育学的认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