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博士研究生培养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据有关媒体报道,截止2008年底,我国的博士学位授予人数.已经超过博士培养数量最多的美国,成为世界上博士研究生培养数量最多的国家。在我国博士研究生培养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可以说既有经验,也有问题。在经验方面,是能够充分地利用举国体制的优势,通过行政管理的手段来规划和促进博士研究生培养的结构和布局,最大限度地挖掘高校及科研单位的培养潜力,形成博1·研究生培养的规模效应。在问题方面,则主要表现为博士研究生招生数量增长过快,有些培养单位的教育条件比较差,致使研究生质量不稳定等现象。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博士研究生培养的问题方面,人为的主观性因素,超过了社会的客观性因素,成为研究生培养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其表现为:(1)一些研究生培养单位内于受政绩观念驱使,制定了一些在主观上有工作热情但在客观上却违背研究生教育规律的政策,刺激和诱发了以抄袭为特征的学术腐败现象。(2)有些研究生培养单位受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驱使,降低了博士研究生的招收标淮,将一些未达到博士研究生条件的政府官员及商人录取为博士生(其中起作用的是权力和金钱),破坏了研究生的招生规则,降低了研究生教育的声誉,在社会上造成了很坏的影响。还有些高校在博士研究生招生中向本校教师、特别是本校的领导干部“倾斜”(比如南方某校被曝光的“博士门”事件),破坏了教育的公平原则,其自私自利倾向在社会上造成了很坏的影响。(3)有些高校在伤导资格的评审中,缺乏公开透明、严格统一的标准,致使全国范围内的博导水平差异很大。特别是有些高校用“博导”资格取悦一些政府官员和企业领导,出现了博导资格政治化、商品化的现象。也出现了一个学者同时兼任数所大学博导、跨地区、跨单位、跨学科带博士生的现象。还有些单位的领导本来没有精力带研究生,但却要头顶博导的学衔,只能委托别的老师帮助自己带研究生,造成博士研究生质量难以保证的现象。更有些学校领导在工作调动多年后,却依然在原单位带博士生,但由于他们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教育学生,从而出现博士生不认识白己的导师、导师不认识自己学生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