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师范院校的课程内容改革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许多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在80年代以来曾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在讨论中形成了两种对立的主张:一种强调以学术性为主,另一种则强调以师范性为主。

第一种主张认为,“良师必是学者”。也就是说,一个人要成为一个称职的教师,必须在学术上有较深的造诣。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做教师的人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背景和他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教师的知识面越宽广,专业知识越深厚,他的教学质量就越有保障。至于师范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是可以在教育工作的实践中摸索和积累的,用不着花费很多时间去专门学习。这种观点得到了许多人的支持。在他们看来,师范方面的知识专业性太差,没有形成自己的独立体系,没有什么好学的;在实践巾,学不学师范方面的知识,对于能否当好教师关系不大。有关研究认为,没有证据表明,一个人只有经过师范教育的课程学习才能教好书,“甚至在测量教师能力的技术相当发达的美国,人们也常常不能区分受过师范教育和没有受过师范教育课程的教师的差别。”正因为如此,要从根本上提高师范教育的水平.就必须减少师范方面的课程所占用的时间,加大学术性课程的比重。

第二种主张认为,“学者未必是良师”。虽然所有的教师都应当是学者,但并非所有的学者都能当好教师。教师是一种专业人才,同各行各业的专业人才一样,需要经过专门的训练。教师只有懂得教育教学的规律,掌握教育教学的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因此,师范院校应用较多的时间安排教育专业课程,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还要用较多的时间进行教育实习。这种主张也得到了不少人的赞同。其理由是,一些实验结果表明,一个教师在所教学科方面的学术水平高并不一定会提高这门课的教学效果,特别是在低年级阶段。持这种观点的人也承认,强调做教师的必须经过教育专业训练,并不等于说未受过师范教育的人就一定做不好教育工作。